日期:2025-09-02 09:08:39
基辅火光冲天,泽连斯基正想找中国讨要一个说法驰盈策略,不料德国恰在此时爆出乌克兰猛料。
综合央视新闻、外交部网站等媒体官方消息,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在近日互相使用无人机大规模攻击对方后,导致俄罗斯两家炼油厂起火,基辅14人死亡、38人受伤另有10人失踪。
在上述事件发生后,泽连斯基脑洞大开的向媒体记者表示, “期待中国对当前局势做出回应”。
泽连斯基的话里有两层意思:
第一,美俄都希望中国能够加入到乌克兰安全保障国行列之中,那么现在俄罗斯大肆攻击基辅,中国起码要对俄罗斯有所谴责或者制裁,乌方才会欣然接受中国成为乌克兰的保障者。
第二,中方一直站在中立位置,秉持劝和促谈,那么现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了如此猛烈的攻击,中方要怎么看?是否还要站在中立的位置?
泽连斯基这是典型的将自己置于受害者的层面,希望所有国家都帮着他去谴责去制裁俄罗斯,但是很可惜乌克兰在很大程度上不完全是一个受害者。
事实已经很清楚,乌克兰是北约的一颗棋子,被用来牵制甚至肢解俄罗斯。因此俄乌冲突的爆发其本质上或许正如特朗普所说, “泽连斯基并非完全无辜”。
所以泽连斯基想要找中国讨要一个说法,那么中方也只能告诉他,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在于驰盈策略,中方告诉泽连斯基,如果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真的想要停火解决问题,那么就不应该继续互相攻击,而是通过对话谈判逐步建立起互信。
但是今年俄乌两国之间开展的三次停火谈判来看,第一次停火谈判前夕泽连斯基给普京上了一课,上百架无人机“偷袭”俄罗斯四大军事基地,这一行为本身就打破了俄乌两国预先设立的信任前提。
所以在第二次停火谈判之前普京就下令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的空袭,第三次停火谈判之前两边互相攻击,在这种情况之下俄乌怎么可能谈出结果?又怎么可能建立信任?
泽连斯基如果真的想要和平,他最应该做的不是来找中国讨要说法,而是请求中国从中斡旋,并保证遵守规矩不会破坏两国之间的会谈气氛。
不过就在泽连斯基找中国讨要说法的同时,德国倒是爆出了一则有关乌克兰的猛料,可能让泽连斯基有些心慌。
8月27日多家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警方已确认了所有涉嫌参与破坏“北溪”天然气管道人员的身份,而德国相关部门也已经向6名乌克兰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另有一名嫌疑人或已死亡。
这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因为有关“北溪”天然气管道这件事欧洲国家自2022年开始追查,至今已经接近3年的时间了,始终没有定论。
2024年8月就有德媒援引调查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批准破坏计划,但是在美国中情局的干预下终止,而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的扎卢日内擅自推进行动。对于这一指责,乌方坚决否认,并称只有俄罗斯具备技术和动机。
直到上周,意大利警方宣称已经抓获一名涉嫌炸毁“北溪”天然气管道的嫌疑人后,此事才又重回大众视野。
联合国安理会召开有关会议,中方在此次会议上发言称,三年来“未等来明确结论”,瑞典、丹麦终止调查却未透露实质信息,德国进展有限,公众只能依赖媒体猜测,这不正常。
同时中方还敦促德国“抓紧审理进程,通过官方渠道公布结果”,世界各国有权知道真相。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上述德方宣称的消息,而根据进一步披露的消息来看,7名嫌犯均为乌克兰公民,含船长、爆破手、女深潜记录保持者及3名潜水员。
这则消息的曝光一时之间将会把乌克兰以及泽连斯基推向舆论的顶峰,这其中的原因有三条:
第一, “北溪”管道是欧洲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北溪”管道不仅仅是一条俄罗斯给欧洲各国输送能源的管道那么简单,它背后牵扯到的是千万个欧洲家庭的性命。因为欧洲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几乎欧洲各国尤其是北欧国家冬天都靠着俄罗斯的能源度日。
第二, “北溪”管道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关系的最后遮羞布。虽然欧洲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作战,但是有“北溪”管道在,欧洲支持乌克兰实际上也并没有那么积极,但是一旦“北溪”管道没了,那么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利益链条也就基本没了,那么欧洲就只能选择积极“抗俄”了。
第三, “北溪”管道是欧洲能源战略布局的大棋盘。欧洲每年从邻近的俄罗斯进口廉价的天然气,基本上就可以维持欧洲国家自身的用度,但是“北溪”管道被炸毁之后,欧洲各国就只能选择从遥远的美国或其他地区进口昂贵的天然气。
据悉“北溪”爆炸之后,欧洲天然气进口量从2021年的500亿立方米跃升至2024年的1000亿立方米,这推动了全球天然气价格在2022年暴涨600%。美国、卡塔尔等出口国获益匪浅。
所以这件事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巨大驰盈策略,当事实被公布之后,泽连斯基的所作所为将会令所有欧洲人心寒,那么欧洲各国对于乌克兰的支持大概率也会相应的减少,泽连斯基可谓是祸不单行啊。
名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