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19 08:32:57
8月的午后,新横琴口岸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里。作为连接琴澳的核心枢纽,这里车流不息京海策略,人潮涌动。
在繁忙的合作快捷通道旁,一位女民警目光如炬,正快速引导着旅客进入通道,同时留意着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她动作干练,指挥手势精准,即使在人流高峰,经她手的通道也保持着高效顺畅。
“姚队,这几条测试通道安装了快捷通道智能升降屏后,旅客的通关速度提升明显!”一位年轻民警兴奋地汇报。
被称作“姚队”的她接过数据报告,嘴角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即又指向屏幕:“好!继续观察数据波动,特别是小朋友和高个子旅客的体验反馈。”
这位在口岸科技感十足的环境里透着沉稳与锐气的,正是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横琴边检站执勤五队副队长、一级警长姚韵。
此刻,她守护的横琴口岸,正迎来启用五周年的重要时刻。
姚韵正快速引导着旅客进入通道,同时留意整个区域的通行效率。
从“基建小白”到口岸“活地图”
“收到,保证完成任务。”
2017年,新横琴口岸所在区域还是一片宏大的工地。彼时,刚入警5年的姚韵因业务熟练,被调入口岸建设工作专班,负责口岸设计、建设推进、沟通联络等工作。
面对全新的挑战,天生不服输的姚韵迎难而上。头戴安全帽京海策略,脚踩平底鞋,她一头扎进尘土飞扬、泥泞不堪的施工现场,一干就是四年。
从研读堆积如山的设计图纸到反复推敲建设方案,从提出百余项改进建议到主导排查化解六百余项安全隐患,她硬是把自己从“基建小白”磨炼成了口岸“活地图”。她深度参与研发的全国首创智能蛇形排队系统,如今已成为横琴口岸智慧通关的闪亮名片。“要让科技真正服务人,提升的是通关的流畅度,更是人心的满意度。”姚韵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
2020年8月18日,新横琴口岸正式启用,开启了琴澳融合新篇章。五年间,这座口岸实现了惊人的跨越:客流量从2020年的700万人次,一路攀升至2025年的26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高达55.6%,成为全国最繁忙的陆路口岸之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创新查验模式在这里落地生根,将人均通关时间压缩至20秒,车辆平均通关时间缩短至100秒,通关效率全国领先。
姚韵的足迹也深深嵌入新横琴口岸从蓝图拔地而起的宏伟进程中,也烙印在她肩章上沉甸甸的荣誉里:一枚“个人二等功”勋章、两枚“个人三等功”奖章、四次“嘉奖”记录,无声诉说着关键时刻的担当与日常岗位的坚守。连续四年“优秀公务员”、两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是她率先垂范的证明。2024年,她更是荣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成绩突出女民警”称号。
琴澳之间的“门”开得更顺、守得更牢
口岸的启用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
完成口岸建设工作后,回到执勤岗位的姚韵,敏锐地感知着通关需求的变化。“我住在澳门,每天要过关三四次。”一位“常旅客”的心声,被她牢牢记下。
作为站里深化改革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小组的中坚,姚韵紧扣《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等战略定位,深入调研,大胆建言。
在她和团队的不懈推动下:全国首个为经常往返琴澳两地的商务公务人员、澳门高校职工等符合条件的旅客量身定制的“常旅客”通道在横琴率先开通;全国首创的车辆“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查验模式全面启用,跨境车流更加顺畅;“琴澳旅游团”为琴澳两地架起文旅桥梁……
每一项举措都如春风化雨,滋润着琴澳融合的土壤。
珠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横琴边检站执勤五队副队长、一级警长姚韵。
2023年7月18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台的《积极支持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若干出入境管理服务措施》,正是对这些创新实践的有力回应和政策固化。
“小朋友过关时,因为身高不够,面相核对时间长。”今年年初,细心的姚韵在执勤中又发现了提升空间。她的“让镜头主动适应旅客身高”设想迅速落地——智能升降屏在部分通道测试成功,效率再提升15%。
“下一步将全面推广,预计平均通关时间能缩短至15秒左右。”这是技术的升级,更是“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在五年实践中的不断深化。“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琴澳之间的‘门’开得更顺、守得更牢。”姚韵语气坚定。
深夜,新横琴口岸大厅灯火通明,喧嚣渐歇。姚韵仍在梳理数据,规划勤务。
站在新横琴口岸启用五周年的里程碑上回望,姚韵与无数国门卫士的智慧与汗水,已深深融入这座高效便捷的口岸,化作推动琴澳深度合作的澎湃动力。
“口岸的灯火不息,我们的守护就在。”这不仅是她对队员们的嘱托,更是新横琴口岸五载芳华背后,所有国门卫士无声的誓言。
南方+记者 黄天儒 何丽苑
通讯员 何天洋
名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